2015-03-19 10:27:00|来源:国际在线|字号:
香港日前发生一连串的“反水货客”运动,引起社会关注“自由行”是否需要受限的问题。日前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澳门代表团开放日上,曾在香港中联办工作九年、现任澳门中联办主任的李刚分析认为,澳门人均接待游客量超过香港,同样存在接待力的问题,但是不会发生像香港“占中”事件一样的极端行为。
内地居民赴港澳个人游的政策(俗称“自由行”)是在2003年香港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周围环境波动的时候,应香港特区政府的建议,经中央政府批准,由试点开始逐步推广。十多年来,“自由行”对促进香港、澳门经济的发展,扩大当地就业,推进两地民众的交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自由行”旅客不断增加,澳门和香港一样出现承载力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创世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艺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澳门在自由行方面“压力山大”,“按照澳门的面积和人口来说,现有的这个接待力确实是压力很大。我们所说的接待力,一个是口岸的承受力,一个是交通的承载力,还有一个市面的承载力。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估,才可以做一个结论。我们希望是提升质量,而不是重视数量,需要优化‘自由行’的结构。”
自由行,澳门旅游业,澳门经济,宪法,基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