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学者畅谈把握“十四五”新时代机遇助力经济适度多元

2021-03-27 08:41:25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海外网澳门3月26日电(记者毛磊)全国两会圆满闭幕,举国上下将开启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新征程,澳门学者畅谈如何把握“十四五”新时代机遇,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

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会长任志宏指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十四五”规划纲要对澳门的未来有了更为清晰和明确的发展定位和实施路径,线路图非常清晰。澳门应该牢牢把握住历史赋予的发展机遇,搭载数字经济的列车,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成为大湾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重要标杆和世界游客最向往、可留恋、能回味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实际上,澳门未来发展仅仅依靠单一独大的博彩业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必须以新的经济增长动能来补充和替代。

任志宏认为,澳门探寻在大湾区所处的独特的人文、葡语国家市场、中医药传承等地位优势,以平台发展弥补地理空间狭小不足。适度多元化离不开横琴的支撑。规划纲要在澳门发展定位当中,重点突出了粤澳合作共建横琴。有力支持澳门发展中医药制造、特色金融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澳门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国际会展业、教育和人力资源产业。甚至如海洋药业、娱乐设备等都可以成为澳门第二产业的可选项。

横琴创新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瑾提到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开局之年。刚刚颁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支持粤澳合作共建横琴”,这对珠澳合作开发横琴和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李瑾表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是全新的体制机制探索,也是“一国两制”澳门模式以横琴为支点开辟的全新实践,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快推进相关工作:一是提前谋划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配套制度机制,探索建立与澳门趋同、与国际高标准规则相适应的制度规则体系。二是按照“一核双中心多组团”城市空间格局要求,以横琴为核,推进“北拓、西进、东联”,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一体化运作区域加快发展。三是强化与澳门城市规划协同、配套协同、基建协同,打造空间规划深度对接、城市配套共建共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人员往来便利畅通的高度融合新都市。四是聚焦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以高新技术、现代金融业、医疗健康、商贸消费、文旅会展和澳门特色品牌加工等产业为重点,吸引更多澳资澳企项目入驻横琴,携手澳门打造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五是进一步完善、放宽澳门机动车入出横琴的政策措施。加快“澳门新街坊”建设,探索推进各类民生服务、民生保障体系更好衔接,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王耀提到自2011年“十二五”第一次把港澳纳入规划,连续三份规划都提出要求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十四五”更是首次将特色金融列入澳门多元发展的产业之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金融保险业曾经与旅游博彩业、出口加工业、建筑地产业一起被称为澳门经济四大支柱。回归以后,金融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只是与旅游业井喷式的增长“相形见绌”。澳门统计局最新资料显示,2019年银行保险业占GDP比重为6.8%。受疫情冲击,澳门经济大幅下滑,但金融业发展相对稳定,估计其占比在2020年会明显提升。亦从实践证明金融业可以减低澳门对于单一产业过度依赖,发挥分散风险、稳定经济的作用。

王耀表示受客观条件所限,澳门多元化产业的选择其实并不多,金融业则是其中之一。中医药、会展业、文创等在澳门尚处于起步阶段,而澳门金融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在推动本地经济适度多元中可以更早见到成效。澳门特区政府2016财政年度施政报告首次正式提出“结合澳门优势,发展特色金融产业”,将金融业作为实现经济适度多元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区政府过去几年对金融业发展高度重视,发展思路亦更趋清晰,在部分重点业务领域取得了突破。“十四五”期间,澳门需要继续结合“一国两制”优势,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金融法律体系,培育和吸引专业人才,把握澳门处于双循环“交汇点”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机遇,将金融业做大做强。

澳门创新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余渭恒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规划提到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支持发展中医药研发制造、特色金融、高新技术等知识密集性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状况反映着一个地区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因此要推动知识密集性产业,“知识”是核心关键,高等院校正是“知识”的重要供给地,高质量高校为产业技术相关的研究领域提供了科研能力的支撑以及人才的培养,这对建立产业发展优势具有促进作用。

余渭恒表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在规划中有专门章节,可见国家对于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发展是高度重视。随着澳门高等院校近年发展迅速,科研能力日渐提升,加快产学研的深度融合,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将会是澳门未来的重点工作。澳门特区政府一直大力支持高等院校发展,去年12月印发的《澳门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2021-2030)》更把“推动科研创新及产学研发展”列为八大重点方向之一。促进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互相配合,实现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系统,利用科研成果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将会是澳门未来五至十年的目标。然而,澳门受自身资源条件所限,推动产学研绝不能只靠自身“单打独斗”,需要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协同发展。同时澳门高校应当积极开展与大湾区内高校间的互补性合作,深耕优势学科,例如微电子、电机工程、中医药、葡语、旅游及工商管理等,着力打造推广澳门高等教育品牌。

澳门城市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周平认为国家一直十分重视人民的身体健康,把这一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福建考察医院医改惠民情况时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十四五”规划不仅有专章表述健康中国建设问题,还在第六十一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中明确提出,支持澳门发展中医药制造,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说明,健康中国是未来五年的一盘全国大棋,澳门中医药产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重要手段;推进澳门中医药产业发展,能够实现振兴中医药、服务健康、提升产业、经济转型、服务大湾区和“一带一路”等一举多得的效果。

鉴于澳门地域的限制,发展中医药产业也要通过合作共建横琴的模式实现,这也是“十四五”规划对粤澳两地合作提出的要求。澳门通过技术和资金优势,将研发基地设在澳门;通过横琴的土地资源和政策优势,把中试和生产基地设在横琴,双方以研发生产合作、传承与创新合作等形式开展深度合作,形成生产研发、传创综合体。逐步拓展服务的范围。第一步,针对大湾区健康保健问题,开展针对性深入研发,为大湾区人民的健康服务;第二步,针对全国常见病、疑难病进行攻关研究,服务全国;第三步,服务东南、日韩等对中医药有较深入认识的地区;第四步,通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中医药文化推介,让澳门中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粤澳共建横琴的的基础上,澳门的中医药产业将会与横琴实现共建、共赢、共享。

澳门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刘景松表示,文化创意产业是推动澳门经济多元发展的重要途径,澳门应把握历史机遇,不断提升软实力和竞争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文创产业发达国家或地区,在本地GDP中所占的比重日渐增大。文创业给所在地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也将文化价值迅速地向其他国家民族推广,使自己的价值观念通过各类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从而影响他者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澳门文创产业要发展壮大,除了营造宽松环境,鼓励创新之外,各家公司要加强合作,结成产业联盟并开展战略设计、组织创新,提高竞争力。既要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增强自信,活用资源禀赋;亦须善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以文化创意带动产业创新,是国际城市竞争力强弱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数。澳门竞争力在大中华地区排名靠前,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较高。刘景松指出,相比广州香港等地,澳门文创业起步略为滞后,但澳门文化资源丰富且独特,大湾区兄弟城市不一定具备。事实上,得益于政府推动和业界努力,近年澳门文化产业公司数量稳步增加,文创氛围越加浓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关于产业特征和人才关系,刘景松表示,文创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善用重用人才。文创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具有特殊性。文创产业的发展,既需要“专精尖”型技术人才和艺术人才,更需要拥有视野开阔的开放型、复合型商业人才。文创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如何有效激发创意,并将创意转化为商业生产实践和利益生成机制。文创产业的特征是生活工作一体化、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相结合,既有当地历史文化特征,也能通过艺术手段、科技手段创造出创意产品,从而实现与不同地理区域的消费群体之间产生情感共鸣。

责编:陈亚楠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