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学者:对澳门深入参与大湾区建设充满信心

2021-02-28 17:29:17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海外网澳门2月28日电(记者毛磊)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至今已满两周年,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期间从中央到广东省,一系列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香港、澳门和内地的大湾区城市加速融合发展,一个发展潜力无限、想象空间巨大的世界级活力湾区已雏形显现。多位澳门学者专家近日表示,对澳门深入参与大湾区建设充满信心。

澳门中小企商会理事长林卓华谈到去年新冠肺炎爆发,世界好像按了暂停键,经济、建设、旅游等都受到极大的打击。但这些都无阻大湾区的发展融合,同时也给粤港澳大湾区作了一个风险和压力测试。疫情中,大湾区的融合,对澳门的物资供应及各方面的发展都发挥了充份的作用。虽然澳门在大湾区“9+2”城市中,人口和土地面积都是最少的,但澳门作为大湾区四个中心城市之一,要更加积极主动为大湾区的制度创新、专案落地作出贡献。

林卓华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一国、两制、三关税区”,融合发展非常不容易,如何拉动其中各个城市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大湾区内11个城市可各自设立“大湾区发展协调办公室”,以促进协同发展,并落实执行中央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的各项决策。两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渐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当前海外疫情仍然严峻,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大,内地正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在“一国两制”下,澳门在融通中外,由其是葡语国家等方面具独特作用,而大湾区可成为双循的重要节点。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可联通国内、国际市场。

林卓华表示经过疫情,澳门更清楚经济适度多元的重要。澳门与葡语国家历史渊源深厚,在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联系日益密切的当下,澳门以其语言、制度和营商环境等优势成为双方经贸合作的‘粘合剂’,加强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功能;培训专业人才,加速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积极推动澳门证券交易所,发展金融事业;加速发展中医药产业;及投入科研项目。参与大湾区建设为澳门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供了难得机会。

澳门经济学会理事余渭恒认为,《纲要》出台的初心是要把大湾区的城市建设成世界级城市群,进一步加强内地与港澳的密切交流合作。尽管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湾区内正常的要素流动、人员往来,但同时凸显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是有必要性及迫切性。两年以来,《纲要》有助粤港澳大湾区逐步有序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亦为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澳门作为《纲要》四个中心城市之一,澳门是湾区内唯一以旅游产业作为最主要产业定位的城市,期望通过积极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构建大湾区旅游品牌与标准,硏发具有创意特色的旅游产品,共同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将澳门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促进大湾区珠江西岸的城市发展旅游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各市产业结构协调分工、生产要素得以自由流动、不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等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澳门可以集中有限资源选取具比较优势或后发优势的产业领域,精准发力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把比较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澳门中华教育会资深会员曾玛莉指出,民生合作是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的重要基础。《纲要》实施两年以来,粤澳、珠澳、琴澳在不同层面的民生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果,横琴澳门卫生站、横琴新街坊项目、轻轨横琴线、澳门居民跨境办理珠海社保、粤澳跨境民生费用直缴系统等多个民生项目正在加快落实。她认为,横琴新街坊项目是粤澳的亮点项目,为有意在横琴发展和生活的居民提供落脚点,可树立两地民生合作的新典范。

对于未来大湾区的民生合作,她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建议国家支持澳门医疗机构、中小学可以独资到大湾区设立分支;第二,推动中山、江门市政府把当地常住的澳门居民纳入社保和医保网,支持澳门居民跨区养老;第三,加快落实澳车北上方案,争取粤澳两地驾照互认,便利居民往来大湾区旅游和生活。

澳门创新发展研究会监事邓卓辉提到澳门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不仅对经济适度多元化具有深远意义,也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国家正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澳门正处于两个循环圈的交汇点上,凭着自身制度优势,可望在国家双循环中发展澳门现代金融业。《纲要》支持澳门发展特色金融业务,探索与邻近地区错位发展,亦支持有序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国内大循环方面,澳门应积极配合《纲要》,加快推进落实中央《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更应利用好发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新机遇,与粤方探讨推动“澳门─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的建设工作,吸引具实力的金融机构落户聚集;国际循环方面,澳门可以债券融资业务和人民币清算业务为切入点,联通大湾区和葡语国家,继续做好中葡金融平台角色,并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在国家的国际循环中发挥应有作用。澳门金融服务业在过去一年的疫情下相对于旅游业表现出明显韧性,可望成为推动经济适度多元的有力抓手。然而,澳门的金融之路能否在疫后走得更远?甚至发展资本市场,未来仍需克服法制、人才、金融基建、市场开拓等挑战。机遇当前,澳门必须借助大湾区的发展机遇,用实用足中央给予的政策,尤其是与珠海横琴的深度合作,抓紧突破金融业发展瓶颈才不会错过窗口机遇期。


责编:扈嘉翼、贾雨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