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 评论 资讯 财经 华人 台湾 香港 历史 社区 视频 新加坡 德国 荷兰 滚动

澳门寺庙文化:信仰交错 众神和睦

2017-01-19 12:57:21来源:人民网 字号:

  澳门宗教信仰较自由,多个著名的国际性宗教的信徒在这个小地方和睦共处。在澳门街上穿梭来往的人群中,可以见到天主教徒、基督教徒、佛教徒、道教徒、儒教徒以至无神论者,这里没有教派之间的冲突。

  大部分本澳居民信奉的所谓中国传统宗教(这与澳门的人口组成有很大关系),就是儒家、道教和佛教的混合,以及与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信仰交错在一起,如供奉祖先甚至占卜。正因为中国传统宗教的长期浸润,澳门有妈阁庙、莲峰庙、普济禅院、观音堂等中国寺庙存在,这是中国传统宗教植根于澳门社会的历史见证。

  佛教

  佛教在澳门历史悠久,佛教徒也是澳门各种教徒中人数最多的,有6万多万人。澳门比较有影响的佛教团体有"澳门佛学社"、"澳门佛教联合会"等。全澳有佛教庙宇40多间,其中以普济禅院、菩提禅院最为著名。澳门佛教在近代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寺院的普遍重修和扩建上。寺院是佛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寺院的多少和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的兴盛或衰落。

  观音信仰是澳门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澳门观音庙的修建和扩展与佛教的发展状况是同步的。澳门佛教在近代的发展与繁荣,还表现在佛学教育的开展、佛教组织的创立以及佛教出版物的出现。澳门女子佛学院即始建于这一时期,创办者是香港绅商何东的夫人张莲觉居士。张居士也是一位著名的佛教徒,热心公益,为了改善港澳地区的女子社会地位,于1929年在澳门和香港两地分设宝觉日夜义学校,又在澳门无量寿功德林创办女子佛学院。女子佛学院得到了功德林创办者张玉涛居士的大力支持,招收了数十名港澳学生,在此研习佛学,接受教育。

  道教

  道教在澳门曾有过一定规模,现在比较活跃的与道教有关的信仰有妈祖(即天后)。

  天主教

  天主教传入澳门已有400多年历史。天主教于16-18世纪在澳门传播发展,澳门从此成为不同族群汇聚之地,也是多元宗教文化交汇的地域。1576年1月23日,天主教澳门教区成立,是远东地区最早的传教中心。该教区现有6个本堂区,2个传教区,各堂区的行政、财政 独立。较大规模的教堂有20多座,其中望德堂、风顺堂和花王堂 历史均在300年以上。

  葡萄牙人的天主教与华人的中国传统宗教,在澳门岛共同生存发展。澳门现有天主教徒2万多人,其中60%是华人,澳门葡萄牙人也多信奉天主教。教会在社会援助方面亦发挥很大作用。澳门天主教会主要从事中、小学教育,拥有各类学校60多所,师资近千人。教会还开办了托儿所、诊所、青少年复原所及老弱伤残院。 在天主教活动中,除了经常性的弥撒外,还有传统宗教游行(圣像出游),特别在复活节期间或圣母像游行。

  基督教

  基督教是1807年由英国伦敦会马礼逊教士传入澳门的。澳门现有基督教教会30多所,教徒约5000人,信奉基督教的主要是中国人。各个教会的行政、经济独立。基督教会对教育和福利事业十分热心,开设福利机构7间,小学7所,中学3所,学生合计3000多人。基督教在澳门的历史和势力不如天主教,但它的教派甚多,而且自立门户,独树一帜,如"新使徒教会"、"耶稣基督末世圣徒教会"。

  巴哈伊教

  巴哈伊教于1953年传入澳门,因其创始人侯赛因.阿里自称巴哈安拉而得名。该教的基层单位是灵体会,人数不多。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国教)在澳门也有400多年的历史。16世纪澳门开埠时,亚非地区的阿拉伯人将回教引进澳门,并盛极一时。后来随着澳门贸易地位的衰落,阿拉伯商人渐渐离去,信仰回教的人便大大减少。但每星期都有数十名伊斯兰教徒在市区北面水塘侧的清真寺做弥撒,这里也是伊斯兰墓地。印度教徒主要从事贸易活动,而在宗教事务上比重很小。

  澳门大小寺庙有四十多所,以及数十所土地庙神社,大都历史逾百年,有的甚至超过500年,均可作为澳门发展的历史见证。在这些庙宇中,可称得上"遍地寺庙,满天神佛"。这大小寺庙宫观,多数集中在澳门本岛。

  这些庙宇有的属佛教系统,供奉诸佛菩萨及其部属,如观音堂、菩提园等;有的属于道教系统,如位于三巴门的吕祖仙院等;有的属于敬天法祖的儒家正统;但绝大多数是属于融合儒、释、道三教于一体的民间信仰,如属于妈祖信仰的妈阁庙、天后宫、天后古庙,属于观音信仰的观音堂、观音岩、观音古庙,还有康公庙、谭公庙、北帝古庙、莲溪庙、康真君庙、医灵庙、包公庙、三婆庙、三圣宫、武帝殿等。在这些庙宇中,供奉着形形色色的神灵,他们或者各自为政,互不相扰;或者和平共处,一起享受信徒的供养和礼拜。值得注意的是,澳门的大多数庙宇,特别是属于道教和民间信仰系统的,一般都没有出家人居住,而由在家信徒或街坊值理会负责管理。

  被称作澳门"三大禅院"的是妈祖阁、普济禅院和莲峰庙。

  莲峰庙

  莲峰庙是澳门庙宇中颇有代表性的建筑,建于1592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英雄林则徐查禁鸦片,于1839年9月3日来澳巡阅,曾驻节莲峰庙,庙内现还保留了林则徐当时办公的亭子、几案。1989年,在庙前旷地树立林则徐石像;1997年建成林则徐纪念馆。

  莲峰庙古名"天妃庙",规模小,供奉天后娘娘。从清朝时代起多番扩建,修葺而成今之规模。现时主庙供奉观音、天后,此外,尚有武帝殿、仁寿殿、医灵殿、神农殿、沮诵殿及金花娘娘痘母殿。庙内有一石荷池,每当夏日荷开,莲叶满塘,香远益清,还有一幅栩栩如生,砌有神龙、巨鲤的壁画,造型奇特。十九世纪中叶,清廷官吏林则徐到澳巡阅,曾在莲峰庙台案接见澳葡官员。现时在庙前空地建有林则徐全身石像,重五吨、高叁米,籍以纪念林氏到澳一事。

  妈阁庙

  妈阁庙为三大禅院之首,也是澳门著名的东方式庙宇之一。妈阁庙位于澳门南端妈阁山西麓,是澳门最古老的寺庙,建成于500多年前的明朝。妈阁庙供奉的是护航海神妈祖,闽语妈祖就是母亲的意思。每 年农历3月23日是妈祖的诞生日,在这一天,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祭 祀活动。善男信女纷纷前来烧香祭拜,祈求平安吉祥。

  妈阁庙是一座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古老建筑。庙前一对镇门石狮,雕工精美,神情威严,形态逼真。传说是300年前清人的杰作;庙内花木错落,岩石纵横,景色清幽,由大殿、石殿、弘仁殿、观音阁4座建筑物组成,它们之间用石阶和曲径相通,曲径两旁的岩石上有历代名流政要或文人骚客题写的摩崖石刻;庙中有大殿、石殿、弘仁殿和观音阁,均飞檐凌空,气势雄壮。庙内的一块洋船石尤为引人注目,上面雕刻着古代海船的图形,船的桅杆上挂着一面写有"利涉大川"的幡旗,是人们喜爱的"一帆风顺"的图景。据说已经有400年的历史。妈阁庙依山面海,风光宜人,古木参天,环境清幽。几百年间文人雅士们留下的无数题词石刻,更为这座古庙平添了几分雅趣。

  普济禅院

  普济禅院是澳门最古老巨刹,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澳门纪略》曰:"旧有普济禅院。"《香山县志》亦云:"普济禅院在澳门望厦村。"普济禅院,原名观音堂,在昔日望厦村的东面,因供奉观音菩萨而得名。在望厦村的西面,原有一所观音古庙,是土著村民所建,规模较小,每逢观音诞辰,只许本地村民膜拜,排挤外地信众,因此当时居澳的福建籍人士便发起建成比原古庙更为轩昂的观音堂。

  观音堂建成后,三百多年来,几经扩建,终于发展为规模巨大、庄严宏伟的普济禅院。观音堂之名闻遐迩,除其悠久历史以外,更是签署中美"望厦条约"的地方。大雄宝殿正对禅院,庄严宏伟,供奉三尊三宝佛像,皆为丈八金身,魁梧雄伟,其中之一为佛祖 迦牟尼。进入主殿观音殿,供奉观音大士莲台,樟木雕塑。十八罗汉分列主殿两旁,雕工精 ,造型神态活现。

  观音殿是禅院的正殿,每逢观音诞期,殿内香火鼎盛,善信络绎不绝,场面热闹。禅院内进的前厅挂有一幅画像,人称"大笑佛",无论从那个方向欣赏画像,佛相均咧嘴相视而笑。步入后花园,有一花冈石桌和四条长石凳,就是签订中美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的地方。1884年,清政府国势日衰,列强窥视,美国以顾盛为代表,与清钦差大臣耆英于澳门签署"望厦条约",强迫中国开放通商港口,扩大美领事裁判权。1994年,禅院于石桌后方立一亭碑,记述此事。

  民间信仰

  澳门的民间信仰亦很盛行,影响深远,且与澳门佛教的关系非常密切,经常处于相互混杂之中。妈祖信仰、观音信仰是民间传统信仰的两个中心,对其他海神和传统民间神祗的崇拜亦很普遍,而所有这些皆与佛教信仰相互交涉在一起。佛教与民间宗教的相互交涉是澳门佛教的另一个主要特点,这一问题既涉及到民间信仰的起源及在历史上与佛教的相互影响等历史问题,又涉及到当今澳门各寺观庙宇群神共处、一般信众逢神即拜、神佛不分等现实问题。

  建筑结构

  澳门的寺庙的建筑结构,寺内供奉的佛菩萨像及神祗,相似与中国南方人信仰的气息。

  在澳门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华洋居民虽然思想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差异巨大,却已经共同和谐生活数个世纪而不发生重大冲突。这种现象被当地人称为"不同而和,和而不同"。正是在这种宽松的华洋并存、和睦相处的文化环境里,各种文化兼容并蓄、互谅互让的特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形成了以中华文化为主流的多元文化格局。

  

责编:邵宇翔、海外编辑部

您看完此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