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海外网>>澳门频道>>首屏新闻列表>> 正文

河南非遗为澳门“添彩”

2015-06-17 13:57:13|来源:河南日报|字号:

  文化遗产日送来“大餐”

  14日上午11时,随着一阵雄壮的鼓声,在巍峨的澳门大三巴牌坊下,2015年“根与魂”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场大型舞台演出在这里举行。

  相继登场的开封盘鼓、太极拳、豫剧、固始花挑舞、锣鼓十八番、曲剧、少林功夫异彩纷呈,尽管气温上升到31摄氏度,但广场上、道路边、附近山坡上的榕树下,闻讯而至的观众依然报以热烈的掌声。

  嵩山少林寺武僧团培训基地表演团演示了传统拳、硬气功、十八般兵器等,禅武合一,气势撼人。澳门青年鲍志伟说:“小说中的少林功夫来到了眼前,果真是名不虚传啊!”豫剧常派传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惠表演了《花木兰》唱段,一位60多岁的澳门居民说:“听说她昨天都唱得很好,今天我夫人特地随我来看演出!”

  此前一天,6月13日,既是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又是庆祝澳门历史城区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十周年系列活动的开启日。观看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后,澳门文化局局长吴卫鸣激动地说:“在一年一度的文化遗产日,河南丰富多彩的非遗展演给澳门市民送来了文化大餐!”

  追寻文化的“根与魂”

  从6月13日开始,除了连续两天的大型演出活动外,还有为期半个月的手工艺展演和手工艺作坊教学。

  在澳门知名的银河酒店东翼广场上,我省精选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汴京灯笼张、唐三彩烧制技艺、剪纸、淮阳泥泥狗、汴绣、麦秆剪贴、棠溪宝剑铸造工艺、黄河澄泥砚、秦氏绢艺等10个项目的多件展品甫一露面,就引来了大批市民驻足观看。

  6月14日下午,在古老的卢家大屋,国家级非遗项目淮阳泥泥狗、豫西剪纸进行现场演示。传承人朱秀云身边悬挂着一幅黑色剪纸作品《富贵平安》,当一位澳门青年问“为什么是黑色而不是红色”时,朱秀云回答说:“豫西剪纸起源于崇尚黑色的夏朝,加上豫西塬地缺水,水在五行中主黑色,所以剪纸有尊黑的传统。”还有一位旅居澳门、名叫荷塞的葡萄牙摄影记者,因为痴迷于泥泥狗中的原始文化内涵,当场和传承人许述章约定,今年9月专程去淮阳探访“泥泥狗背后的故事”。

  澳门著名书画家、当地著名文化学者陈志威对河南非遗展示赞叹不已:“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年画的鼻祖,唐三彩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黄河澄泥砚是四大历史名砚之一,河南果然是文化厚重之地,河南非遗是值得追寻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

  6月14日下午,一位来澳门旅行的外地青年听说郑家大屋举办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讲座,专程去听取河南省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刘春晓的演讲。

  河南非遗资源堪称丰富,目前仅省级以上的非遗项目就有681项。近3天来,记者从澳门政府官员和文化界人士嘴里听到最多的词语是“非遗推广”。

  非遗推广有没有创新的可能?据了解,近年来外省已做过有益的尝试。2010年,无锡留青竹刻通过网络接待了大批粉丝,传承人变身为网民的“偶像”。今年4月,传统剧目《秋江》变身动画片,启动了川剧的研发与推广。而在2014年8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表示,可以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库房、档案室里的文献拍摄成纪录片,非遗保护与传承应有新思路、新举措。

  刘春晓说,近年来,借助录音、录像等现代科技手段,我省实施了100多部稀有剧种“抢救工程”,取得了可观成效。保护可以这样做,推广同样可以进行传播手段创新。她表示,鉴于非遗展演已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创新,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进一步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程梁)

(责编:孙露文)

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澄泥砚,澳门青年,留青竹刻,汴绣

聚合阅读

猜你喜欢

一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