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6 10:32:00|来源:深圳特区报|字号:
澳门半岛闹市区,熙来攘往如潮水般的人流是最常见的一景。过马路等待行人通过的绿灯时,人挨人地站在一处,相互间的谈话一字不落地传到耳朵里。这一天,我听到说普通话的游客对话:“前面有档麻辣烫,去试一下吧?”
我理解的麻辣烫是外来小吃之一种,在麻辣的汤底里涮各种串儿,有荤有素,基本味道就是麻和辣两种。澳门人多不嗜辣,如今澳门也有“麻辣烫”?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尾随两名游客过了马路,走出几十米路程,来到一片只有门脸儿再无空间的店面。原来,这是澳门人熟悉的我们统称为“牛杂”的食档,到了游客那里,被赋予一个他乡化的名字——“麻辣烫”,为更多外来者理解。
架着石油气罐的摊档上,浓厚的汤底、秘制的酱汁、冒着热气的锅里咕嘟着各种煮——牛肺、牛肚、牛筋、猪、牛、虾丸子、鱼蛋、海鲜、蔬菜。卖者手持大号剪刀,霍霍有声地剪着大号牛内脏——统称牛杂,把这类下水处理得没有异味和腥味不易。有人吃过之后,觉得把北京的卤煮比下去了。这类热火朝天的食档,路过者很难不被吸引。
我认识澳门这种街头小吃,是从从前新马路路口的一个推车仔的鱼蛋档开始的。三十年前的品种远不如现在丰富,鱼蛋分原味和咖喱,牛杂味道也如是。那时我是个偏食的孩子,帮衬这类小吃,只吃鱼蛋。五毫子澳门币能买五粒鱼蛋,那时对于普遍生活水平不高的澳门人来说,五毫子的零食都是奢侈。逐渐长大后,就不再习惯买街头小吃了,这些小吃档逐渐从记忆中走远。
也许我一直后知后觉,近几年,发展壮大的牛杂档仿佛忽然成行成市起来。我家先生偶尔会馋这一口儿,把正餐吃成了街头餐,以他的食量来算,要一顿吃饱,结帐时百元澳门币以上,平均每串售价七、八、九元不等,也不算贵!有一次几个来澳门旅游的朋友,他愣是请人吃了一顿街头牛杂,特色是够特色,只是,会否让人感觉怠慢了朋友呢?
后来听说有一档牛杂档是老字号,有七十年历史了。我专门跑过去看了一下。这里位置得天独厚,店门前有一两张公共长椅,食客不必站在路边饕餮,坐下进食更加从容,公共空间的墙身上有涂鸦之作,这样的场景,张扬出一种澳门独有的文化混搭的飘忽气质,香港、内地、台湾都没有的味道。可能是老字号吧,亲自上阵的老板娘也有一股内敛的霸气,不容分说手起剪刀落。澳门很多老字号都是如此,家族经营,一代传给一代,做强做大仿佛不是目标,在如水的岁月中经营好每一天才是最真实的,这很符合最近流行的“小确幸”——小小的确实存在的幸福。
如今,牛杂已经成为游客心目中著名的澳门小吃了,和安德鲁蛋挞、猪扒包、葡国餐比肩齐名。煮一锅七十年不变味的牛杂,除了手艺,诚信和坚持同样重要!(穆欣欣)
麻辣烫,牛杂,小吃,鱼蛋档,澳门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