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30 09:51:00|来源:海外网|字号:
远离灯红酒绿的大酒店,没有金碧辉煌的娱乐城。澳门氹仔岛之南约2公里的路环岛,仅靠一条填海修筑的路氹连贯公路相连。据中山日报报道,在这个保留着最原始澳门风味的小岛上,有一处马忌士前地——澳门在海上丝绸之路中逐渐发展为重要的中西方商贸集散地。105 年前,海盗登上路环岛并挟持村民引发路环惨案,马忌士前地见证了澳门抵抗海盗的悲壮历史。
澳门海上丝路引海盗觊觎
4月15日,澳门路环岛上海风徐徐,浪花轻轻拍打着岸边。虽然远离澳门主城区,路环岛还是吸引了不少游客。站在马忌士前地,十字门水道两边一侧是澳门,一侧是珠海横琴,相距最窄处不到300米。
中西文化研究所所长林发钦告诉记者,葡人占据澳门后,以澳门为商贸集散地,积极向四周辐射,澳门一时成为出入最繁忙的海港。葡人把一个荒凉的岛屿变成了一颗东方明珠,葡萄牙和葡商也由此大获其利。
他们贩运中国货物到日本,赚取白银回澳门以购买中国丝绸、瓷器等物,再转运日本或他处,可算财源茂盛。巨额利润源源不断流入葡萄牙的国库和葡商的腰包,使得后来列强垂涎三尺,以至企图取而代之。荷兰商盗两度侵扰澳门,炮舰相对,睚眦相向,便是很好的证明。
“中国南方特别是澳门周边,自古以来是海盗猖獗的地方。明清时期,十字门水域是外国商船的重要航道及停泊点和对外海防要塞之一。”林发钦说,一百多年前,澳门逐渐成为中西方贸易交汇处时,路环因在十字门水道边上,经常有海盗出没,路环可谓澳门遭遇海盗骚扰的重灾区。
抵抗海盗史亦是葡萄牙殖民史
据林发钦介绍,葡萄牙占领澳门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路环被占领是1864年后。但是,葡萄牙人一直没有真正统治路环,直到1910年发生的一场葡兵与海盗的大战——路环惨案。
1910年7月初,18名学童在路环被海盗绑架。葡兵获知情况后两次派遣部队进攻,仍不敌匪徒。随后,澳督调集水陆各军全力进攻,路环各村民因被海盗挟持,被炮击引致死伤。
1910年7月17日,葡军全面包围路环九澳并登陆,纵火焚烧九澳村,村民数百家家毁人亡,死亡人数约为200人。当天晚上,大批海盗在暴风雨下乘船逃走,多人遇海难丧生。岛上居民和警察终于成功地将海盗驱逐出路环。
事件后,澳葡政府以此为借口占领路环。今天的路环岛马忌士前地,还有一处“战胜海盗纪念碑”,以纪念当时居民和葡军抗击海盗的历史。“葡萄牙人借助消灭海盗的机会,同时实现了对澳门真正意义上全方位的占领和统治,过程中还造成了一些平民的死伤。”林发钦说,这座纪念碑对中国人来说,既是对海盗的打击,也是反映了葡萄牙人殖民澳门的过程。
传教士的到来促东西方文化融合
在“战胜海盗纪念碑”前,有一座路环的地标性建筑:圣方济各教堂。“圣方济各在东西两个文明碰撞的过程中地位非常重要,严格意义上,他是第一个到达东方、到达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林发钦告诉记者。
圣方济各在400多年前随传教士从日本到达中国南部沿海, 1552年在澳门附近的一个小岛逝世。圣方济各去世以后,天主教传教士便大规模进入澳门,东西文化融合就已开始。而且,在他过世一年后,葡萄牙人的脚才真正踏入澳门。
圣方济各虽然没到达澳门,但澳门在1576年成为远东的天主教教区,管辖中国、日本及东南亚天主教。记者在采访当日发现,圣方济各教堂里还有不少日本游客的身影。原来,教堂内原来还存有1835年大三巴圣堂火灾后所遗下59位日本籍及14位越南籍死者的圣镯,后被移到大三巴牌坊后的天主教艺术博物馆内。(张房耿 赵伟)
葡商,海盗史,圣方济各,葡萄牙人,环岛